一、注意事项:
1、阅读给定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作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否则答题无效。
4、严禁大段摘抄材料,这样会影响你的成绩。
二、材料:
材料一:贫困问题一直被各国认为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贫困的代际传递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长期发展,而且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制度障碍和社会公平问题。
代际传递是很多社会都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此类问题。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贫困已经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与因素并将贫困和这些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向优势群体的集中,限制和剥夺了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群体对社会资源的分享,从而出现了被称为“穷二代”的社会现象。“穷二代”的父辈多为产业工人,农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带来财富的部分人,这一群体广泛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被称为“穷一代”。“穷一代”的子女由于受到出生、教育、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往往也很艰难拜托父辈的命运,从而导致贫困发生了“代际传递”,即出现了“父母贫困——子女受教育水平低、社会网络简单——子女就业能力低——子女再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
材料二:有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贫苦家庭中的青少年限于家庭经济资源的贫困处境,普遍面临生存和发展风险。调查结果显示,贫苦削弱了青少年医疗保健的机遇。55%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没有参加自费疫苗接种,其中近一半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贫苦家庭中有1/3的贫困青少年未参加保险,其中2/3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贫困家庭青少年生病时也有相当部分家庭因为经济贫困而拖延给孩子看病。
社会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体现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城市贫困生自豪感,外显自尊心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由于经济能力以及社会地位下降,城市贫困家庭往往会陷入社会交往的困境,对贫困青少年之间需要经济开销的交往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城市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上与其他青少年是均等的,但在教育质量上有些差距。由于经济的原因,就读的贫困青少年中73.2%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付费补习班或请过“家教”
教育救助方面,86.51%的家庭没有接受子女教育方面的帮助,青少年的教育费用主要靠家庭来支援。城市贫困家庭就读青少年中,只有15.98%的青少年享受学费减免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救助措施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材料三:42岁的宫经平是湖北随州市万店镇人,目前和丈夫、儿子在深圳打工,一家口住在一间七八平米的出租屋里。屋里有两张床和一个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台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宫经平21岁的儿子站在屋外不愿说话。“儿子21岁了,到现在还不愿跟别人交流,就喜欢上网。他觉得没前途,轻易就把工作辞了,到现在还闲着没事干。老家的地都被征走了,儿子回去没有生活来源,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宫经平说。
九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西安一所大学,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老韩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到西安去打工……九年过去了,老韩吃惊地发现儿子小韩大学毕业后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根本就没办法还掉以往欠下的债。“知识改变命运”在他家似乎成了海市蜃楼。显然,“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说“知识能改变每个人的命运。”
来自贫困家庭的小田毕业于一所二本师范类院校。大学四年,她学习刻苦且成绩优异。毕业那年,由于没关系没背景,她四处碰壁后总算签下了一所县城高中,每月工资奖金不到两千块。“尽管工作地方的气候、饮食、人文环境,我都难以适应。但是想着重新找工作不容易,我也不忍心再向家里要钱,我实在没有资本和魄力不计后果地辞掉工作。”小田说,“很多时候我觉得命运对像我这样的人挺不公平的,像我这种人这么努力工作,生活却磕磕绊绊,离想要的东西总是很远很远。”
小田不愿一辈子呆在那个不喜欢的县城,更不愿放弃当初的梦想。她一边上班一边准备,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终如愿以偿地离开那里,去读研了。如今,当小田再次面临毕业找工作问题时,她曾经有过的迷茫和失落再次涌来,让她不得不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
材料四:专家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缓慢,这是造成“穷二代”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体质障碍让社会流动机会减少、流动成本提高。例如,教育是现代社会流动最主要机制,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后全面收费以及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也越来越困难了。
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场地,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学识修养、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对子女的成长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而贫困家庭及父母所能提供给子女的衣食、教育、与亲代u交流沟通得机会和方式等早期社会化的必需条件都较差,这会极大地影响着贫困家庭子女的健康发育、心理素质、眼界视野和知识的猎取。
贫困家庭交往的对象往往都是与自己一样贫困的社会下层人士,而社会下层所拥有的社会资源非常稀缺,这使得贫困家庭常常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另外,贫困家庭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这也意味着贫困家庭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奥斯卡 刘易斯曾经提出著名的“贫困文化”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贫困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护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待。此种类型的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备是对其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是得以在此文化的制约和保护下不断延续。
发生在“穷二代”们身上的极端个案颠覆着人们眼中穷人家孩子所具有的勤恳,质朴、善良、懂事的良好形象,少部分“穷二代”盲目攀比,过度消费,不思进取,渴望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又不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艰苦的劳动;对父母的艰辛视而不见,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不肯为家庭作出贡献,却总是把父母当做提款机;只是认为父母有培养自己的义务,却认识不到自己应该为父母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