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过去了,农家书屋又长了一岁。
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推动和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仅仅用了5年时间,目前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近30万个,覆盖全国近半数行政村,完成了原定的“十一五”建设任务。
2010年对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新闻出版总署和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为已建成的农家书屋的管理、使用等长效机制进行不断的探索;同时,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和财政部从2010年起提前启动了“十二五”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计划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国“村村有书屋”的目标,这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3年。回顾2010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真可谓亮点纷呈,故本刊梳理并串起这些亮点,以飨读者。
亮点一 举办阅读讲演
随着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我的书屋,我的家”——2010年全国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历时半年多的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终于在2010年11月30日圆满落下帷幕。这项旨在推动农村阅读、推广农家书屋作用的活动为2010年点起了一把“火”——席卷全国农村,让农民走进农家书屋阅读的热潮,阅读讲演活动也成为2010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最大亮点。
农家书屋阅读演讲活动从2010年年初启动以来,各地新闻出版局按照统一部署,迅速作出响应,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活动。各市、县、乡镇认真落实,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农民群众参加读书活动。这次活动吸引了全国数万名农民群众报名,共举办了上千场讲演活动。从普通农民到大学生村官,从7岁的儿童到70岁的老者,从汉族到布依族等17个民族的农民选手都积极参赛。农民群众通过演讲、地方戏、小品、情景剧等各种喜闻乐见的讲演形式,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活动当中涌现出了一批读好书、用好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
经过层层选拔,全国30个省(区、市)共推荐选手272名,经过专家评审后,最终评选出特等奖49名、最佳读书奖9名、最佳风采奖11名、最佳励志奖11名、最佳创意奖63名、最佳口才奖25名。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10个单位优秀组织奖。
记者眼 “我的书屋,我的家”——全国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在肯定、鼓励农民走进书屋读书的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部分地方管理部门的同志称赞这次活动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5年来的一个“舞台总结”,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一个“加油站”,他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地方媒体做好宣传工作,激励广大群众的阅读热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同时也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农家书屋工程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亮点二 推动全覆盖
截至2009年11月底,上海市共建设农家书屋1514个,率先实现了全市农村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上海市根据郊区农村现状,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将农家书屋建设列为2008年、2009年两年的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市、区两级财政先后投入6300多万元,各部门通力合作为农家书屋提供各类图书、音像资料,建立了“出书、供书、读书、用书”的为农服务长效机制。
截至2010年9月底,江苏省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全覆盖,共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2010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联合省财政厅安排省农家书屋建设奖励补助资金2800万元,其中奖励补助超额完成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提前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全覆盖的财政转移支付县(市、区),黄桥、茅山老区及苏北涉农区2586万元,专项用于上述地区农家书屋出版物达标和省建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奖励今年实现全覆盖的财政转移支付地区214万元。
2010年9月20日,第九届北京图书节“读书益民主题日”活动在地坛公园举行。活动中,读书益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了授牌仪式,北京市最后建设益民书屋的13个村接受了益民书屋授牌,标志着益民书屋在京郊农村实现全覆盖。截至2010年底,京郊3975个行政村全部建有益民书屋,令240余万名农民受益。益民书屋已成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记者眼 “全覆盖”的意义只是达到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阶段性的目标,但从农家书屋建设的初衷——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无书看、借书难的现状,促使全民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的角度而言,目前,“全覆盖”只是完成建设阶段,离书屋管理好、农民使用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家书屋是近几年发展的新事物,因此各级政府应强化农家书屋的宣传引导工作,依托农家书屋这一农村文化活动平台,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实实在在的文化阵地。
亮点三 实施资源整合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推动农家书屋和村邮站建设的通知》,从而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与村邮站这两项公共服务项目的资源整合的步伐。
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局双方领导对推进农家书屋和村邮站建设高度重视,提议整合资源,共建共管。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批示:“(农家书屋)要开放式地办,吸引一切社会力量参与。”随后,两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福建省龙岩市,就农家书屋与村邮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合作模式和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新的《邮政法》自2009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农村邮政网点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两部门又进行了反复沟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推动农家书屋和村邮站建设的通知》,并以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局两部门的名义联合下发。
农家书屋与村邮站结合后,对农家书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农家书屋建设计划时,当地新闻出版、邮政管理部门需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以形成农家书屋和村邮站建设的合理布局。对于符合两部门条件的书屋管理员挑选难度也将加大,两部门需要加大对管理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是出版物借阅管理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是邮件收发的基本技能。
记者眼 可以想见,农家书屋和村邮站的结合,必将带来三大利好:一是已经建成的近30万个农家书屋为村邮站的设立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两者能够做到很好的融合,在场地、人员和业务上实现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能力;二是互动效果明显,聚集了人气;三是村邮站的建设保障了农家书屋报刊的配送。近年来,随着中央为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各部门纷纷出台了形式各异的惠农工程,各地政府部门应对此加以研究,妥善地处理好各种惠农工程的立足点问题,引导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吸引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三农”建设中来。
亮点四 打造数字书屋
2010年11月2日、11月1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直播星信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直播星公司)分别与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签署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运用直播星公司卫星数字发行服务平台,提升农家书屋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又一新举措。目的是为陕西省、湖北省农家书屋工程增添一个利用卫星直接传输数字出版物的新型文化平台,探索陕西省、湖北省新型“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
“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是响应中宣部“利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号召,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利用航天科技打造农家书屋新平台,致力于提升新闻出版传播力,缩小城乡文化建设,将高品质的视频读物、音频读物、电子图书、杂志、报纸、音像等内容以数字方式投递到任何一个农家书屋中,农民可通过电视、投影、电脑等设备阅读和观看,是以内容多、更新快、覆盖广、成本低、可管控为特点的新型农家书屋数字化运营管理和服务平台。
直播星公司总经理郑铸东介绍,作为中国首家卫星数字发行运营商,直播星公司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挥卫星优势,将卫星数字发行系统应用到农家书屋领域,并作为传统农家书屋的补充,重点解决现有农家书屋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农家书屋“书报运输难”、“内容更新难”、“覆盖范围有限”、“无法直接入户”的四大问题。
记者眼 “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是农家书屋这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这种发展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这种文化、科技与民心工程的结合,必然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高科技、高便利的模式中轻松地无地域限制地享受到丰富的、实用的文化产品,通过数字文化产品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这种新型模式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拥有广阔肥沃的生长土壤,相信不久后,一个成熟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模式必将被探索出来,推广出去。
本文来源:http://www.chinaxwcb.com/2011-01/06/content_214975.htm
(上传者:lingbing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