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对“知青”这个名词有种莫名的感觉,说不上了解,也不明白他是什么,只是一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让我对这个词有了点笼统的概念。“知识青年”是个多么文艺的词汇,“上山下乡”在我心里充斥着浪漫的色彩。我对“知青”,有向往,有忐忑,幻想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迈,也模糊的认识到豪迈背后的艰辛。直到2012年,怀揣梦想和激情的我走出大学校门,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怀着报效国家的满腔热情,我辞退了早已签好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甘肃庆阳,成为了陇原大地上千百名大学生村官的一份子,走上了家乡父老口中的现代“知青”路。
土生土长的庆阳人,让我对脚下这片深沉的土地有着无法磨灭的情感。黄土高原上肆意徘徊的沟壑,就如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手上密密麻麻的疤痕,让人感慨,让人生畏,也让人胸襟开阔。我曾经无数次站在这好像被巨大铁犁生生撕裂的沟壑边,望着对面土坡上突兀矗立的老槐树发呆,感慨这片土地的伟大,感慨这片土地的艰辛。但是以前的我所能做的,也仅仅于此。
成为村官对我的第一次触动来自于村官基地对我们的培训。我清楚的记着在一片示范田边,大家都指指点点讨论田里的作物何时成熟。我却突然发现从小在城里长大一直没有接触过农活的自己对田里的作物一无所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愧于自己“村官”称号,无地自容。自那时起,我时时留意身边的作物,查阅各种资料恶补农业知识,到现在为止,总算是“分得五谷,识得草木”了。
作为庆阳人民的儿子,我深知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缺少什么,深知他们需要什么。大学生村官,无疑是我们学习成长,积累经验的最佳平台。
成为“村官”之后,我进入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群专干,虽然工作在城市里,但是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次讨论家乡的农业问题,企业家们也时时刻刻在为淳朴的庆阳农民的生计着想。去年年底,我们组织企业职工自发捐款捐物折合8000余元,驱车4个小时,为镇原县的困难群众捐款,并且更当地村民深入讨论了如何彻底的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讨论如何在贫困山地大力推广畜牧业,回到公司后,党支部又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扶持贫困地区群众开展畜牧养殖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认真的与其他村官交流,与企业老总交流,我们提出了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开发农业项目的新想法,配合政府搞好土地流转工作,这样一来,既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也能为家乡父老的“同步小康”出一份力。
回首想来,我走上“村官”岗位也不过半年之久,但是这半年所带给我的变化却是从未有过的。“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奉献青春、实干创业”不再是纸上的一句空话,他将真正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体现在我的行动中,我将会特别珍惜这宝贵的三年经历,为自己的青春之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激励自己。“海阔天空,村官无悔”。(王博 甘肃华兴实业有限公司党群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