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年,和小伙伴们把童年的时光毫无保留的释放在了大自然的怀抱中。当我离开鸟兽互鸣、花草林溪的乡村,走入了象牙塔,一步步深入到越来越繁华的大都市,我渐渐的忘记了曾经童年的时光,当我风华正茂时,面对家乡的土地,希望可以趁着年轻创造出更多的生命价值。2011年7月,在我马上要走出大学校门,踏上人民教师的岗位上时,网上的一则黑龙江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招考公告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村官”这个词汇,激起了我脑海中不一样的生活场景,我按耐不住心中的期望。我要寻找一个环境优美的村庄,一个能给我不一样的生活体验的村庄,一个在我年轻时锻炼我能力,展现我才华的村庄。通过考试、面试、体检,层层选拔,经过查询各种资料,我终于找到并选择了一个满意的地方——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
一、初识乡村
2011年10月末,报到那天,乡党委书记、乡长、副书记三人亲自乘车,将新生乡的第一个大学生村官迎接回乡里。我看着车窗外弯弯曲曲的山路,脑海中想象着的是我们村子的样子,乡长笑着跟我说:“小田,你一定会喜欢上咱们那里的。”我向吴乡长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暗道:“我一定喜欢上我的村子的!”
一个小时的车程,村子渐近了,图腾柱、迎宾门、正在建设中的特色建筑、骑马带狗的猎人等等,浓郁的鄂乡风情不断的冲击着我的视野,果然耳目一新。领导们为我安排了食宿之后,党委副书记叫来了村长,让我这个村长助理和我的直接领导见了面,然后我便跟随着村长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一做了认识,晚上并邀请我在会计家小酌了一下。我们聊了很多,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为我介绍了村子的简单情况。这里四面环山,生态环境优美;这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民俗生活;这里的民俗旅游区刚刚起步建设,正是年轻人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大好机会!听完领导们的介绍,我此刻充满了雄心壮志,只想为村子的添砖加瓦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随后我便冷静下来,农村工作并不好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等着我们去面对。梦想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把工作干好。
二、新“官”上任“三把火”
然而困难比我想象的来的更快更猛,人们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这个新来的小村“官”竟然在来到村里的第三天,遇上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山火”。
那天,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出动,上了用来承载扑火队的北京越野车,我也主动地换上防火服,加入了队伍。领导们并不同意刚刚才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参与这样危险、劳累的防火工作。然而我想,这样的工作早晚要面对,而这样的生活体验也将是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锻炼和重要的经历。在我坚持的要求下,村长书记答应了我参加扑火,并嘱咐我,注意跟住队伍。之后就是山路上漫长的颠簸,四辆防火车在山里开辟着新路,循着烟点,颠簸了将近四个小时,才看清楚了火点。一路上极端难行,以至于我二百多斤的身体多次被颠起撞到了车顶。此时车停了,前面的路已经过不去车了。我们纷纷下车,各自带上一些吃的喝的,背上灭火机、汽油桶直奔远处的火光。
火光虽然看着很近,但是同行的前辈们告诉我,还要走很长时间。首先,我们先要趟过面前这条6米宽的大河,我们纷纷脱下裤子,趟着齐腰深的河水,到了对岸。此时的天色已经黑下去,这个时候,东北十月末的河水十分冰凉,我们擦掉了身上的河水,穿上裤子,继续征程。果然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才真正到达了火点,这个“火点”的火线很长很大,连接了好几个山头,在山脚下看,犹如几个火山喷发一样壮观,天都有变得微红了。防火指挥在对讲机中指示我们分成五队,便散开了。我背着汽油桶和另外两个村里的扑火队员一队,沿着火线清理下去,爬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大约走了10公里,我们终于到达了约定的回合点,遇见了其他几股队伍。山火终于被扑灭,大家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而第一次经历的我,早已经满身大汗,一屁股做倒在地上。
大家拿出矿泉水、掏出火腿肠,一边吃着一边聊起了天。书记递给了我一瓶矿泉水和两根火腿肠说:“田儿,还行,第一次打火还能跟得上。累吧,吃点东西,一会儿还要返回去呢。”我接过东西,喘着粗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奈的摇摇头表示体力真的受不了。歇了一会开始下咽着冰凉的火腿肠和矿泉水,身上却感觉越来越冷,原因是东北的兴安岭晚上,特别的寒冷,再加上浑身出了汗,便冷的让人受不了。
一个领导犯愁着一会返回时,那条六米宽的大河趟过去是很困难的,领导们带领着大家去捡了些干柴,干柴点起了篝火,让大家烘烤一下湿透的衣服,有些人还把火腿肠穿在了木棍上,在篝火上烧烤起来,平添了苦中作乐的意味。大家开始闲聊起来,从大家的闲聊中,我得知了我们新生辖区是火情高发地区,好几次灾难级的森林大火都是出现在我们这里,基本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几次山火出现。稍事休息之后,篝火也烧得差不多了,有经验的前辈将剩下的火炭处理了一下,我们便背上装备,踏上返回的路途。两个小时之后,临近我们停车的地方,终于看见了那条六米宽的大河。按照来时的方式,脱掉裤子,趟过了这条大河,结果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刺骨寒冷,上了河岸,我的两条腿已经失去了知觉。回到宿营地,我们将车里的背囊取出,在山坡上搭起了帐篷,又吃了几个面包,大家纷纷睡下了。想想这一整天的打火经历,听着外面山风刮过树巅渐行渐近的发出犹如海浪般的涛声,我突然忘记了身上的疲惫,有了诗歌中奇妙的体味,这一晚虽然很冷,但我却睡的很香。
第二日,乡党委书记带队,进行了巡山。而我和几个身体较弱的人则被留下来,拿出了大锅,装了河水,为大家煮面条。平日里并不觉滋味的水煮面条,今日吃得是津津有味。队员们巡山回来却带回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陌生人,原来昨天的山火就是此人引起的,他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为了防止山火复发,我们又守了一天一夜才返回村里。当我吃饱喝足,回到宿舍躺倒在床上准备好好的休息一下时,窗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村西头羊圈里的豆芥垛着火了,快穿衣服打火!”我一下子坐了起来,穿好衣服,跟着大家急速赶到了火场。
乡领导、村两委班子和很多村民都已经赶来,此时的羊圈已经火光冲天,主人看见我们来了,满脸惊慌失措的表情,“扑通”跪倒在地上给我们磕头,要我们救救她家。我们先把主人扶起安抚。火势如此之大,乡里的破旧喷水车已无法控制火势,最重要的是抢救羊圈边缘的粮食和羊圈里的牲畜,还有阻止火势蔓延到房子。随后大家动起手来,扒掉羊圈周围的木栅栏,冲到羊圈里,把牲畜牵出来,发动大家,快速将火场边缘一袋袋重达三百斤的粮食袋子搬走,并用喷水车不停的喷射灭火。一直奋战到凌晨十二点,终于把火势控制住,除了那一堆豆芥垛,没有任何损失。此时的我早已经两手发麻,浑身无力。
大家正要准备离开时,主人满面感激的谢我们,说如果不是我们,他家什么都没有了。拿来一条烟要发给我们,领导们将烟推了回去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损失也很多,我们只希望能早点回去休息。”
在我这一年多的村官时间,虽然又经历了很多次的扑火,但第一次扑火经历,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有很多人在基层一线挥洒着汗水,经历着艰险,保一方平安,基层工作是如此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