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几亩自留地到7000亩承包地,从“小麦+玉米”的单一模式到粮、菜、棉、麻、油多品种种植,从人工耕作到机械化作业,从一位普通农民到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在越来越多农民离乡打工、弃田经商的浪潮中,河北省玉田县杨家板桥镇农民辛俊银却玩转了土地,种出了名堂,成为响当当的“田老板”。
“要成块连片,向规模要效益”
现年46岁的辛俊银自幼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务农。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对熟悉的田地有了全新的认识。23岁那年,他在亲戚的支持下,与几个人合伙在天津市宝坻区承包了300亩地种植西瓜,当年就赚了10多万元,这在20年前可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这次成功的投资经历,让他充分认识到了土里淘金的巨大空间。
“过去种地多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农民更想发家致富,不上规模是不行的。”一聊到种地,平时寡言少语的辛俊银就滔滔不绝。从回乡承包土地单独经营开始,他每年都把赚到的钱用于下一年度扩大种植规模。目前,他承包的土地已经扩大到7868亩,遍及全县7个乡镇28个村。
谈到规模化种植,辛俊银有着自己的看法:“规模化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更重要的是机械和管理的现代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走进辛俊银的农机库里,播种机、旋耕机、大型收割机等80余台现代农业机械已成为他征南闯北的“铁军团”。
随着农民的意愿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提升,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种植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辛俊银算了这样一笔账:传统种植,小麦亩产一般是四五百斤,除去工时费和水、电、肥等费用支出,基本上是赔本买卖;而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后,不仅小麦单产能提高到每亩1100斤,各项支出费用也大幅降低,亩纯收入可以达到600多元,如果是种植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效益更高。
“要因地制宜,向科技要效益”
在规模扩张中,辛俊银总结出了直接租赁、承包开发和土地入股等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摸索出“直管”、“托管”、“共管”和“合作”等规模化生产管理模式。在土地流转中,辛俊银最拿手的要数承包开发,而且是专啃“硬骨头”——别人处理不了的苇荒地,两三年他就改造成高产田;别人不愿意要的低洼地,到他手里就变成了水稻田;无人问津的水淹地,却成了他手里的红麻高产区。对于不同的地块,辛俊银总能想出土壤整治的高招儿,选准适宜的品种。
其实,辛俊银也是在不断的跌倒中摸索爬起的。“最初以为棉花和西瓜全是双子叶植物,封闭药可以通用,结果造成那一年的西瓜收成损失了1/3”,“还有两年种棉花都是先铺膜再浇水,结果地温下降,秧苗迟迟未出,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辛俊银说主要是“学艺不精”。他所说的“艺”,就是科技知识。
为了少走弯路,辛俊银十分注重科技知识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一方面,他自费订阅了农业科技报刊;另一方面,他经常走访县内外育种专家、农技专家等,时常邀请他们到田间地头调查、培训。此外,他还与化肥厂商、农科院所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邀请县土肥站、化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各地块进行土质监测分析,所用化肥、种子均是根据地块的物质土壤条件订单采购的。
学科技,用科技,和实际结合创新,多年来他已经成功探索了“西瓜—玉米”、“小麦—芥菜(白菜)”、“小麦—玉米—芥菜”等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平均亩增效益300元以上。
“要用工业思维,向品牌要效益”
随着规模的扩张,辛俊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他先后成立了俊银农机合作社和俊银农民合作社,农户可以免费入社并享受统一耕地、植保、购肥等各项服务。该镇南马家铺村农民段艳宇有1台收割机,每年都要自己寻活干,遇到机械故障维修起来也不太方便,自从加入俊银农机合作社后,什么都不用操心了,仅去年一年就多收入1.5万元。农民徐明山加入农机合作社后不仅获得农机租赁分红,还成为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工作日每天能拿到300元的工钱。
辛俊银介绍,目前已经有10户农机户加入了农机合作社,280户农民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合作社直接辐射农户达近千户。两个合作社中,长期聘用人员有60人,月平均工资2400多元;全年聘用临时工达6万个工时,支付农民工资420多万元。合作社的成立,为整合各方资源、带动农户发展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也为辛俊银的农业产业工业化运营打下了基础。
如今,辛俊银注册了“俊银”商标,注册范围达30多类农产品。“自从打出自己的品牌后,农产品好卖,价格也上来了,今后我一定把自己的品牌打得更响!”谈及未来的发展,辛俊银信心满怀,他说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精细化管理,提升农产品品质,拉长产业链条,真正走出一条科学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