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周在“蛟龙”号上工作。
刘开周在“蛟龙”号上工作。
2012年6月30日,一个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日子!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叶聪、刘开周、杨波三名潜航员的驾驶下,顺利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底,顺利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六次试验,从而一次又一次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最令太行儿女自豪的是,刘开周是从太行南巅的山西省泽州县黑石岭村走出去的。他不仅是黑石岭村的骄傲,也是山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英雄不问出处,宝剑锋自磨砺。家境的贫寒,父母的教诲,苦难的砥砺,造就了刘开周坚毅的性格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974年,刘开周出生在晋豫两省边界一个叫黑石岭的小山村。他上面有两个哥哥。次年,四弟刘海周又降生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六口,仅靠父亲刘二为和母亲翟富茧干农活儿来支撑,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据教过兄弟几个、现年66岁的郑祥重老师回忆,每次到刘家,印象最深的,是刘家兄弟或趴在做饭的案板上、或趴在缝纫机上、或趴在床上忘我学习奋发向上的场景。郑老师说,刘开周从小就与众不同,遇事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提出的问题很深奥,老师们一时难以解答,只好查阅相关资料后为其解答。
追忆起往日的苦涩,父亲刘二为难掩心中的内疚。 “那时候,家境贫寒,孩子们吃东西总是你推我让;衣服自然是老大穿罢老二穿,老二穿罢老三老四接着穿,补丁摞补丁。几个孩子一起上学花费很大,亲戚朋友全借遍了,拆东墙掩西墙,最后不得不向别人借高利贷,前前后后借贷了8万多元。开周3岁时因为营养不良,身体瘦弱,还得了夜盲症,视力很差,后来又患上了荨麻疹。但他是兄弟几个中最懂事、最让人省心的一个。”刘二为翻看起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面一笔笔记录着寄给孩子们的学杂费、生活费。他说,给开周寄钱的次数和数目是最少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兄弟四人,除长子刘小立高中毕业后务农,过早分担父母肩上的责任外,次子刘立周于1992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三子刘开周1995年考入沈阳工业大学,四子刘海周1996年考入南开大学。谈起此处,刘二为老人一再提起已故的老伴翟富茧,说孩子们能够成才,老伴占据很大功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运输业在当地风生水起,很多家庭都让孩子辍学跑运输,年收入上万元,他也曾因经济压力过大而动摇过,但老伴坚决不同意。而今,孩子们均已学有所成且成家立业,只可惜老伴已撒手人寰。这也成为他和孩子们永难弥补的缺憾。
笔者翻看着刘二为记载的一页页,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开周高中三年就(考)上了沈(阳)工(业)大(学),这个不太(善)言谈的孩子真让人琢磨不透,在高二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得了三等奖,真是个奇迹。孩子真没少用功。开周,你这个海燕在浩瀚的天空中飞到哪里才是(到)头?”
刘二为说:“三儿最近一次给我打电话是6月4号。说又要下海了,这次要下得更深,执行任务期间无法和外面联系,叫我和他的兄弟们不要担心。”自那时起,他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日夜关注着“蛟龙”号的动态。6月30日,“蛟龙”凯旋,他激动得泪水涟涟。感慨之余,即兴赋诗:“喜报声声报家门,蛟龙海试七千深。光宗耀祖全家乐,举杯祝福少一人。”他说,“少的这个人,就是老伴翟富茧,没有老伴当年的辛苦付出,就没有开周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