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王鹏愿意留下,我们每家每户出一千块钱,给他娶媳妇,办婚事。”质朴的庄稼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喜好,希望留住他们的“好村官”(8月9日《北京日报》)。
王鹏当大学生“村官”4年,丢掉学生气,和村里人融为一体。在任不到半年,就让村民都喝上了自来水;村里40多万元的欠款,还掉了一半多;村里的道路也全部硬化;村集体还出钱帮村民买农业保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进了村民的内心世界,赢得村民的尊重。如今,王鹏又被选为村主任。“这下更走不了了,至少要干满一届,5年”王鹏开玩笑地说。
朴实的村里人讲究一个“以心换心”。王鹏没把乡村当做复习考公务员的教室,没把“村官”当成挣户口、找加分的筹码。看到村里的落后会心疼,看到村子的发展会欣喜。吃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梦想也在农村。思想已经“扎根”在了农村,村民看他的目光才会温暖得就像是父母看儿子,让人嫉妒。
盼着过上富裕日子的农村人,企盼着“黄土变黄金”,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的转型。从村民发自内心的挽留中,不难发现农村对知识与人才的渴望:期盼着这些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人能传播新知识、带来新思想,推广新技术、带来新方法。“村官”们的新鲜血液,浇灌出农村一片新的天地。
而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只要真正把农村当作历练自己的平台,真正在农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农村同样是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向成功的天地。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我省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守望理想,磨练青春。期待着“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成为新农村建设大潮中的弄潮儿。(欧阳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