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特迪士尼公司,员工们都被叫做“演职人员(castmember)”。整个公司,也被设计成片场的概念。每一个员工都是演职人员表里的一员,有的是导演、制片、编剧、摄像,有的是主演、配角、服装、道具、化妆师:每个演职人员的职责和重要性不一样,但少了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最终作品的品质。
迪士尼是一家梦幻公司,充满欢乐和创意,每一个来到迪士尼工作的人,都在贡献着各自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收获着快乐。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也深深感到了迪士尼员工对自己品牌的热爱与自信。
成立90年来,华特迪士尼公司一直是家庭娱乐领域的佼佼者,旗下业务覆盖媒体网络、迪士尼互动、影视娱乐、迪士尼消费品、主题乐园及度假村五大块。每个业务在中国都有涉及,员工工作的机会相当多。而且,许多生根于国外的创意企业,在华工作人员往往很难参与到实际的创意生产过程中,而是主要担当市场、营销的工作。迪士尼则不同,因为产品分支巨大,许多员工都可以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迪士尼在上海的分公司,办公室占了两层半的写字楼,全中国的员工大约有2000多人。
多年来,迪士尼一直位列全球最大的文化企业之首。而在普通人眼里,迪士尼是米老鼠、白雪公主、小熊维尼等一系列深受男女老幼喜爱、风靡数十年而不衰的卡通形象。在收购了皮克斯和漫威影业之后,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等英雄人物也加入到迪士尼庞大的家族体系中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迪士尼最近将在中国开始大规模招聘。
走进魏宇聪的办公室,你会误以为闯入了一间玩具仓库,你眼睛扫过的每个角落,都是玩具。每一款玩具,都由魏宇聪和他的团队成员“操刀”产生。
“你看这支铅笔,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上头的装饰没有那么夸张,这样使用的人就不会不好意思拿出来。”他指着一支蓝色笔杆的铅笔,笔头上是米老鼠形状的装饰物。
桌上的一排人偶玩具特别引人注目,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蜘蛛侠……每一个都栩栩如生,精致到看得清玩偶的每一根眼睫毛。全世界为这些电影角色着迷的粉丝不计其数,每一个人偶玩具的出炉,都会引来无数追捧者的疯狂抢购和收藏。
“这个绿巨人是授权给国内一家玩具公司生产的。当时我们建议,手臂应该这样子放,看起来会比较man一点。”魏宇聪做了一个举臂的示范动作。“你再看这个钢铁侠,虽然它的头按正常比例来看,显得有点大,但整体仍显出钢铁侠的神韵。”魏宇聪说得出每一款产品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从他专注而陶醉的神情中,你可以感受到,设计的手法和技巧或许重要,但作为设计师,如果不热爱设计这份工作,不热爱自己所设计之物,那么他的设计作品是没有灵魂的。
魏宇聪认为产品设计和艺术创作有着很大区别。艺术创作是纯主观的创造性行为,艺术家不用考虑受众的需求;而产品设计是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个设计作品都需要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对用户的需求做深入洞察和理解。
几年前,他设计了一款迪士尼儿童数码相机,这款相机的开关和按钮被安置在相机的前部和背部,每个按纽只操控一项功能,这样较符合儿童的按键习惯;而一般数码相机的按钮都设置在机体的顶端,每个按键同时控制着多项功能。这款儿童相机畅销了两年多,而一般一款玩具在三到六个月之后就会撤柜了。
设计的最高境界是传递一种体验。魏宇聪希望他和团队设计的作品能让消费者感受到鲜明的迪士尼风格。所谓迪士尼风格,不仅仅是迪士尼的卡通形象,更在于产品能传递出一种友善、亲切和可爱的气息。因此,设计师在曲线的运用和面的分割上,都会遵循一些特别的手法。
来迪士尼之前,魏宇聪先后供职于美国最大的玩具公司美泰公司和摩托罗拉手机设计部门。到迪士尼之后,他感觉设计师们在这里获取的设计资讯和资料要大大超过其他inhouse的设计部门。拿手机设计来说,外观、用户界面、包装等各个设计环节都是分开的,设计师只专注于一个设计细节。而迪士尼的产品线很长,产品类别繁多,设计师要参与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因而看得更多、学得更多。
同时,作为迪士尼的产品设计师,沟通能力与设计能力几乎同等重要。因为迪士尼的玩具都是授权给制造商来生产的,每一个玩具作品的诞生都是设计师与授权商反复沟通的结果。对于设计能力很强的授权商,设计师只要扮演好顾问的角色,给授权商适当的提点和建议;对于设计能力较弱的授权商,设计师则要担负起老师的职责,一步步带领着授权商做项目。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通过邮件、电话和面对面的沟通来推进,这对设计师的沟通能力是一种考验。
卢凯恩的名字会让电影爱好者联想到那部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自从13岁那年看了讲述四个少年成长的电影《站在我身边》(StandbyMe)后,卢凯恩仿佛“中了电影的毒”。“电影里少年的故事就像在说我自己,从此我就疯狂地爱上了电影,一年进电影院看一百多场。”
1995年,21岁的卢凯恩从学校毕业,想找一份“既能看电影,又能领薪水”的工作。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迪士尼台湾电影发行总经理的特别助理。说起得到这份工作的经历,卢凯恩只能用“幸运”两字来形容。当时,他看到报上一则电影公司的职位招聘信息,就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职信。“从昆汀·塔伦蒂诺到斯皮尔伯格,我都可以倒背如流。请见我一面!”那个面试他的人,不久之后成了迪士尼台湾公司总经理,并带着卢凯恩一起到了迪士尼。卢凯恩由此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电影行业。两年之后,他毛遂自荐到了迪士尼电影营销部门。在随后的16年里,他从迪士尼台湾公司调往香港公司,又在三年之前来到上海,着手组建迪士尼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电影营销团队。
中国电影市场以2007年为分水岭,开始步入每年30%以上增幅的高速发展期。在这个市场里,电影营销尚属新兴职业。而卢凯恩在这行已历练了16年,见惯了大场面,也与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演员有过近距离接触:他曾在KTV里与塞缪尔·杰克逊共唱一首歌;宣传《国家宝藏2》时,也是在KTV包厢里,尼古拉斯·凯奇在他几步之遥之处,为其新婚的韩籍太太唱情歌;《珍珠港》首映礼现场,本·艾弗里克的老父亲突然走失,他和一群同事帮着到处找人。“这些事,将来我会跟女儿和外孙们讲。”卢凯恩带着一丝得意。
不过,电影营销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有趣。早期在台湾宣传电影时,卢凯恩只要与三家电视台、六家报纸合作就可以了,但是眼下,网络媒体、各类社交媒体成为电影宣传不可忽视的介质。去年四五月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打破了迪士尼电影在华票房纪录,卢凯恩的团队功不可没。
早在这部电影于前年春季在好莱坞宣布开拍时,卢凯恩的团队就为其敲定了中文名字,并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图片和花絮投放到新浪娱乐和时光网;电影拍摄完成后,团队将电影海报和预告片第一时间汉化,与全球同步投放到国内的网络媒体上;在电影局审片结束、确定上映日期之后,全方位的网络、平面和户外媒体硬广推广才正式开始。去年《复仇者联盟》上映前夕,团队还与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合作,破天荒地将《复仇者联盟》中的超级英雄人物在淮海中路、马当路及黄陂南路街头进行巨幅角色墙展示,声势浩大,更体现了电影中“英雄集结”的磅礴气势。
《复仇者联盟》属于男女老少通吃的电影,而在宣传《战马》时,卢凯恩将目标群体锁定在大学学历以上、关注奥斯卡、喜欢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大都会人群。电影宣传猛打“斯皮尔伯格”牌,将电影定位为“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之一”,还安排时光网的记者到美国专访了斯皮尔伯格。在宣传角度上,强化了国人较为受用的“战争”、“史诗”概念。“如果卖点是一个男孩和一匹马的故事,肯定没人看。”卢凯恩说。电影上映前一天,正逢奥斯卡颁奖礼,《战马》全线落马,国外票房也很一般。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战马》在中国卖了一个多亿。这是卢凯恩颇感骄傲的一仗。
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应用是卢凯恩近期思考较多的问题。《铁甲刚拳》上映之前,卢凯恩的团队说服主演休·杰克曼在新浪开了微博。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引进片更“接地气”,打破中外隔阂。接下来,他想用微信做点什么,但不是简单地注册一个帐户,必须真正与目标群体互动起来。“我还没想好,it'sgottobesomething!”他说。
虽然已是个一岁多女孩的父亲,在同事们眼中,王以伦仍是个大男孩,一个不折不扣的“玩具控”。他从不羞于表露自己对玩具和其他充满童真之物的迷恋,反而自豪地告诉大家,在进迪士尼之前,他收藏了一百多件米老鼠T恤,在迪士尼工作四年多后,收藏的米老鼠T恤已超过两百件。
吴莎莎的工作,是将所有迪士尼公司出品的节目推广至国内的新媒体平台,包括互联网、IPTV、数字有线频道、互联网电视平台、平板电脑平台、手机平台等等。2011年吴莎莎入职时正是新媒体在国内开始兴起的一年,吴莎莎负责的这块业务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须从零开始,充满新鲜和挑战。这是她喜欢的工作状态。
来迪士尼之前,吴莎莎做过很多行业,而来到迪士尼之后,她称自己第一次开始有了“享受”工作的感觉。“这可能跟人的个性有关,有的人喜欢比较实际的东西,有的人喜欢童话故事。我一直以来就对卡通人物、电影和美剧这些很着迷。”吴莎莎脸上展现出小女生般迷恋的神情。对产品的信心和热情,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
吴莎莎的工作和其他产品的推广有很大区别,而且,她面对的不是最终消费者,而是播出平台。她要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整合营销方案和相关配套服务项目。因此,每一个合作的达成,都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2011年《小熊维尼》(WinniethePooh)在土豆网的播出为例,吴莎莎得到了迪士尼消费品部门和迪士尼英语培训部门的配合支持。凡是在迪士尼英语续签夏令营活动的小朋友,可以在土豆网免费观看《小熊维尼》,在家乐福购买迪士尼糖果巧克力满100元的小朋友,也可以上土豆网免费观看这部电影。同时,在土豆网观看电影的小朋友,也可以看到迪士尼英语和迪士尼糖果的广告。这种捆绑推广的方式,能同时提升迪士尼多个部门的业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迪士尼工作,吴莎莎最大的感触是必须学会团队合作,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借助公司庞大的业务和资源,让自己的业务更顺利地开展。“如果只盯着自己这块业务,不懂得合作和借力,什么事都做不成。”
由于接触的客户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吴莎莎必须时刻学习最前沿的新媒体技术,公司也安排了很多相关的新技术培训。这种走在潮流前端的感觉,让吴莎莎很有工作激情。“新经济时代,更新换代太快了,你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基础有多好,而在于学习的速度有多快。能跟上的人,可以走在前面。”吴莎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