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去年以来,江西赣州市组织全市23690名优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以下简称“三送”活动),有力地加强了党的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升了全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以“三送”活动为手段,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三送”活动中,市委作出硬性规定,要求每名下派干部必须与单位工作脱钩、每天与农户(居民、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必须按20元的标准支付农户食宿费用、必须记好《民情日记》等等,强势推动下派干部融入基层,让下派干部通过长时间的“习惯养成”,增强尊重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的自觉性。印发了180万册《赣州市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三送”活动政策法规问答读本》,要求下派干部在“三送”活动中,采取上门宣讲、征求群众意见、协商议事、集体决策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引导,把“三会一课”、民主集中制等落实到基层;把加强对党内制度的宣传、引导、督促作为“三送”活动的重要内容,力促党务村务公开、困难群众帮扶、“四议两公开”、“一定三有”等党内制度得到更为有效地落实。同时,各下派干部积极根据当地实际,推进制度建设创新:如在“送政策”过程中,探索建立了“进门、宣讲、解说、跟踪”制度;在“送温暖”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困难党员“一卡通”制度;在“送服务”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农村党员“定区联户、助政惠民”机制、城市社区“和谐社区126”机制、非公企业“三联四帮”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提升了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以“三送”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作风建设。群众在干部心中有多大分量,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大分量。为让下派干部接触好群众,市委要求下派干部采取学好当地方言、发放“连心卡”、开通“民情直通车”、设置“民心信箱”等措施,走进基层,融入群众,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各下派干部纷纷依托《民情日记》、“民情台账”、公示承诺等载体,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不少群众反映:“下派干部到我们家里来,说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我们很欢迎。” 为让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 市委规定,下派干部必须吃住在农户(居民、职工)家,用农户(居民、职工)筷、吃农户(居民、职工)饭,睡农户(居民、职工)床、盖农户(居民、职工)被,干农户(居民、职工)活,在身临其境中激发对基层群众的情感。如,看悬崖峭壁间凿出的公路,听群众讲述修路的艰险;与群众一起挖地,体会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感受;向农民群众学习劳动技能,使用农民群众自制劳动工具。从一件件小事中感知群众的伟大,不少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尊重群众、不依靠群众、不热爱群众,我们的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让下派干部干好事、干实事,市委要求下派干部每人必须结对包扶所在村(社区、企业)20户农户(居民、职工),采取提供帮扶资金、信息、技术、项目等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据统计,自“三送”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下派干部共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45700件,解决基层群众难事40098件。下派干部巴心巴肠的帮助,让群众感受到了是党和政府的温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一心一意跟党走、聚精会神奔小康的信念更加坚定。
以“三送”活动为形式,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三送”活动中,各地、各单位组织机关党员下基层实践锻炼,把学习地点从会议室搬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把学习内容从念文件、读报纸、业务布置变为实打实的宣讲、调研、帮扶,丰富了活动内容,增强了活动实效,有力破解了机关党组织活动存在的“时间难保证、人员难集中、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做起来漂浮”等问题,提高了机关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落实执行的能力。各下派干部采取送资金、送项目、送理念、送方法等措施,着力破解了村(社区、企业)党组织阵地设备缺乏、活动主题不鲜明、流于形式等问题;整合机关党员、村(社区、企业)党员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力量,积极开展结对学习、农技传授、信息交流、文化体育等活动,不断增强了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市委要求,在“三送”活动中,各地要采取采取把先进党组织干部下派至软弱涣散村(社区)、政法机关干部下派至治安混乱村、经济部门干部下派至经济落后村(企业)、涉农部门干部下派至特色产业村等方式,把机关的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基层倾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村(社区、企业)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机关党组织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向村(社区、企业)党组织辐射、延伸和渗透,村(社区、企业)党组织为机关党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党性锻炼、作风锤炼的舞台,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统筹协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以“三送”活动为课堂,着力加强思想建设。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三送”活动中,市委要求下派干部必须送好政策、送好温暖、送好服务,让下派干部认识到参加“三送”活动,必须做好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在熟悉理论、把握政策、了解基层上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如,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分配不公、腐败等热点难点,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又如,“一条主线、四种理念”、“四化“战略、江西绿色崛起重要一翼、生态经济示范区、“五个赣州”建设、公租房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留守儿童等民生政策,如何掰开揉碎,清楚明白,使其家喻户晓。为让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凝魂聚气,各下派干部进村入户、进小区楼栋、进企业车间,在田坎上、在饭桌旁、在车间里、在楼栋旁,以话家常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大主题,与群众的“衣食住行用”、“油盐酱醋茶”有机联系起来,让基层群众清楚“共产党是人民的主心骨”、“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治理脏乱差疾病远离家”等深刻道理,进而稳固主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昂扬精神面貌,培养健康情趣。为促成思想建设大众化,各下派干部既当学生又当老师,既接受群众教育又教育引导群众,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同坐一条板凳平等交流,拉家常,说难处,谈未来,有共同语言,有情感共鸣,实现了教育主体客体的一体化。如有的下派干部利用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设施,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教基层群众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有的采取召开座谈会、交心会,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有的组织开展“山歌情韵”群众文化活动,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有力地推动了思想建设的通俗化、大众化、具象化。
以“三送”活动为途径,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教育为先。为让党员干部践“苦”思“甜”,市委明确,下派干部必须采取写调研报告、“三送”体会等形式,从群众的粗茶淡饭思自己丰盛的一日三餐,从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思自己办公场所的空调、沙发,从农村山大沟深、出行不便思党自己居住地便捷的交通,等等,让其在身临其境中重塑苦乐观。不少下派干部感叹:“我们自认为苦和累,与群众相比,才发现我们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如果心中不时刻装着群众冷暖疾苦,不为民排忧解难,不勤政廉政,就对不起党组织、对不起群众。”为让党员干部见“长”知“短”,市委要求各下派干部以基层干部群众为标杆和镜子,看基层群众如何吃苦耐劳、辛勤耕耘,反思自己工作上得过且过、懈怠懒散是多么渺小;看基层群众在艰苦环境中仍满怀希望、坚忍不拔,反思自己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打退堂鼓是多么孱弱;看农民群众虽家庭负担重、收入微薄却仍保持淳朴善良的品质,反思自己条件优越却怨天尤人,甚至滋生贪财的想法是多么可鄙。不少下派干部在体会中写道:“‘三送’让我第二次入党,农民群众的精神、品格和境界值得终生学习。”为让使党员干部静“心”正“行”,市委要求下派干部集中一年时间,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名利的追逐,在宁静的山村和淳朴的村民中实现了理性思考、心灵回归。让其在看到边远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增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责任感,强化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从而更加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让其在体验 “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中,更加自觉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城。据统计,自开展“三送”活动以来,下派干部共撰写党性分析材料2.6万份、民情日记63.27万篇,不断把“三送”活动的获益转化为行动,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涌现了一大批反腐倡廉的先锋和斗士、创先争优的标兵,有力促进了全市党风政风的好转、社会风气的净化。(刘清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