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葫芦”变形记

http://www.youth.cn 2018-06-04 08:15:00 中国青年网

  “乡村发展必须要有品牌意识,雁埠村的村民大多心灵手巧,把这些村民们组织起来,利用村里种植葫芦的优势,把‘雁埠葫芦’品牌创好,将会是村里发展的最大优势。”谈到村里下一步发展计划,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派驻艾山街道雁埠村的“第一书记”刘震这样告诉记者。

  

  帮村民销售小米

  进村之初,刘震带领驻村工作组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村里滞销的2万斤小米销售一空,这给刘震的驻村工作来了个漂亮的开门红。打那之后,村里无人不夸刘书记,人心齐了,聚力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为“雁埠小米”设计包装

  抓党建、修公路、建光伏电站、装路灯......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开展,可刘震心里还有个疙瘩——村里除了“雁埠小米”再也没有其它可以给村民带来收益的经济作物了。

  一次走访村民的时候刘震发现,很多村民的家里都种着葫芦,但结出来的葫芦却都堆在角落里。

  跟村民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种葫芦是政府为帮助贫困户脱贫专门设立的扶贫项目,葫芦苗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种出来的葫芦有人回收。当时村里的贫困户都很积极地报名,全村共争取到了200多棵葫芦苗。可当葫芦长成要回收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由于缺乏种植经验,结出来的葫芦大小不一,几乎都不达不到回收标准,村民辛苦种植的葫芦就都被打入了“冷宫”。

  弄清了情况,刘震琢磨,怎么也不能叫好好的一件民生项目就这样烂了尾。于是他跟村两委商量,要把葫芦的深加工做为村里的重点工作。

  说来也巧,2018年初,刘震回学校汇报驻村工作情况,恰巧碰上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当时看到学生们都去上非遗文化课,他被好奇心驱使着一起去了。一上教学楼,第一间教室里上的就是葫芦烙画项目传承人刘彬的课。看到葫芦还能烙画,刘震马上想到雁埠村扶贫葫芦的事,他马上跟分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学校和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很快,雁埠村的村民们就来到学校学起了葫芦烙画手艺。

  

  村民在学习葫芦烙画

  对于这次学习机会,村民们都很珍惜。村里先后组织了4批村民到校学习,由于雁埠村离学校太远,刘震就跟村两委商量把刘彬老师请到村里来上课。村里还专门成立了“雁埠葫芦”加工室,把葫芦烙画需要的工具都给村民准备齐全。通过沟通,刘彬老师也认为葫芦烙画跟扶贫结合很有意义,他欣然答应。就这样,几乎每周,雁埠村里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情形:一位老师在台上边讲边演示葫芦作画,一群村民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眼睛都不眨。

  

  烙画制作完成的葫芦

  随着村民烙画技艺的逐步掌握,刘震又再考虑如何把村里的葫芦打造成一个品牌。经过反复研究,他决定给葫芦烙画设计不同的产品系列,进行包装,借助刘老师的影响力将“雁埠葫芦”带出村子。近期,刘震还打算到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地聊城东昌湖区和河北大成县了解一下葫芦的销售情况。

  

  葫芦加工成酒壶

  谈到葫芦的销售,刘震已经有了计划,他想先在淘宝或微信上进行线上销售,同时联系一些景区,将景点的风景画到葫芦上,制成景区纪念品。虽然葫芦还没有走上市场,但刘震和村两委都对“雁埠葫芦”充满了期待。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雁埠葫芦已经小有名气,山东财经大学的学生还主动找到村里,要帮村民在网上销售葫芦。

  听说,下一步,雁埠村准备建造一个葫芦产业园,专门划出一片土地来种植葫芦。产业园建好后,还要申报“导学游”项目,让各地的中小学生到村里参观,学习葫芦烙画技艺,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里农产品销售,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

  看着如今雁埠村民脸上的笑容,谁也不曾想到,一个个曾经被当做垃圾丢弃的“废葫芦”如今成了发家致富的“宝葫芦”,而这,全与这位满脑子都是富民好点子的“第一书记”刘震有关。(记者 李阳 摄像 实习记者 张继明)

编辑: 来源:大众网莱芜频道 

科学家240 172.png

青网首页 青年创新创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