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邮箱: youthcunguan@qq.com
首页 >> 专题制作2 >> 文旅民族行 >> 民族大观 >> 正文

广西大学生探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youth.cn 2018-07-13 22:02:38 中国青年网

 深入基层,走访看望贫困群众;参观少数民族文化古迹,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社会主义新农村,切身感受农村建设中蕴含的传统文化……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探寻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束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利用社会实践调研、思考探索,积极了解基层民众的情况,探究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出路,达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的目的。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前往该县新合村探寻瑶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拜访当地著名瑶绣能手赵明玉。赵明玉老人向实践团展示她珍藏多年的嫁衣,一丝一缕都体现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结晶,实践团学生代表在老人的帮助下按照当地女儿出嫁的传统试穿了嫁衣,深切感受到薄薄的嫁衣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瑶家女儿为绣备嫁衣的呕心沥血。赵明玉老人说,瑶绣的学习与继承在瑶族女子6至7岁时便开始培养,所绣的花纹和图案的取材广泛、名目繁多,主要有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云霞水文以及城堞齿轮,花纹图案鲜艳夺目、千姿百态。

  实践团还拜访当地新合瑶族服饰传统制作技艺的继承人赵元强。经过赵元强夫妇的精心改良,一系列的新合瑶族服饰更加符合当代瑶族人民生活与生产的需求,淳朴的瑶族人民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丝线,一针一线地绣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透过艳丽繁复的纹饰,展现出瑶族的历史、家族、信仰、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形迹。据了解,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瑶绣的传承,开设专门的瑶绣学习班,组织新生代瑶族人学习并继承瑶绣这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门等村,实践团探寻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切身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砖挑檐门头,扇形屋檐口,方门圆窗顶,红墙白线条”的瑶族特色九甲风格建筑随处可见。在村中,新屋与旧房风貌协调,不仅延续传统的房屋建筑工艺,保留民族特色风格,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

  门等村村支部书记苏开德表示,当地致力于保护传统民宅,保留古香古色的九甲风格建筑,开启幸福宜居生态村建设。

  在对“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红岩村的参观学习中,实践团观察到红岩村作为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尤其注重对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村口搭建的瑶寨风雨桥凝结瑶寨人民的生活智慧。红岩村作为恭城当地特色旅游村的名片之一,完整地保留风雨桥,使之成为当地旅游观光的一条靓丽风景线,折射出红岩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学生王润表示:“社会实践不仅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精神上的震撼。不管是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坚持都让我感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好好学习,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林艳华 罗咏春 骆梦霞)

编辑:左橙 来源:中国新闻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寻找乡村好青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